交易所 分类>>

2025年全球Top加密货币交易所权威推荐中国石化开启智慧电力新篇章

2025-09-23 16:08:5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交易所,交易所排名,交易所排行,加密货币交易所排行榜,加密货币是什么,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加密货币平台,币安交易所,HTX火币交易所,欧意交易所,Bybit交易所,Coinbase交易所,Bitget交易所,Kraken交易所,交易所权威推荐,全球交易所排名,虚拟货币交易所排名,加密货币,加密货币是什么

2025年全球Top加密货币交易所权威推荐中国石化开启智慧电力新篇章

  虚拟电厂是什么?对多数人而言,它是一个充满科技感却略显抽象的概念。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这一新型电力运行组织模式的核心在于“聚合”——将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等分散资源进行跨空间、跨主体的有机整合,形成具备统一调度能力的“虚拟发电单元”,从而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市场化交易。它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发电厂,而是依托数字化技术的“电力协调者”,本质是通过资源的高效配置实现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提升。

  “我们可以把虚拟电厂理解为一个打车或者团购软件”,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告诉记者,虚拟电厂本身不直接发电,但能像一个总指挥一样,把很多分散的小型能源整合在一起,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像一个“看不见”的电厂。当电网需要电时,它就从各个地方“调度”出来;当电网不缺电时,它就让那些不必要的负载先“休息一下”,实现电网的灵活调配。可以说,虚拟电厂入市,开启了碎片化能源“团购”时代,解决了电力市场发展的痛点问题。

  若将传统电力系统比作单向流动的河流,虚拟电厂则如同精密的水闸控制系统:既能在用电高峰时段调动储能设备放电、引导工业用户错峰生产,又能在新能源大发时段组织分布式电源并网、激励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这种动态平衡能力,恰好解决了当前电力系统面临的风电光伏的间歇性给电网稳定带来挑战,以及逐年攀升的尖峰负荷迫使电网投入巨额成本建设备用机组两大痛点问题。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高于95%的尖峰负荷时长仅几十小时,采用虚拟电厂方式可削减6000万~7000万千瓦尖峰负荷,投资成本仅为新建火电的10%~15%,经济性和环境效益显著。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虚拟电厂推动了能源生产消费模式的革命性转变。过去“源随荷动”的被动格局,正转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主动生态。普通用户不再只是电能消费者,更能通过需求响应成为电网调节的参与者;企业的分布式能源资产,从“自发自用”升级为可交易的商品;电网企业的调度对象,从大型发电机组延伸至海量分散资源。这种转变不仅增强了电力系统的韧性,而且为“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大规模消纳提供了关键支撑。正如中电联一位专家所言:“虚拟电厂是新型电力系统的神经末梢,也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接口。”

  江苏石油完成虚拟电厂资质注册,成为销售企业首家获得准入资格的主体。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江苏石油多年深耕综合能源服务的厚积薄发:依托遍布全省的充电终端网络、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及储能设施,构建了覆盖“发、储、充、用”全链条能源资产组合。更重要的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以往被忽视的“柔性负荷”——通过智能合约连接加油站空调系统、充电桩群控装置甚至员工办公区的照明设备,将这些分散的调节潜力转化为可交易的资源包。

  在商业模式创新上,江苏石油展现出强烈的开拓精神。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代理用户电量超4700万千瓦时,交易收益突破百万元;参与“五一”期间全省中长期可调负荷辅助服务交易,日均调节负荷达1720千瓦。展望未来,江苏石油将以充电业务为基础和核心,积极构建涵盖“电力交易、充电运营、智能配电、负荷聚合、电网互动”的电能价值链,创新打造“电力交易+充电服务+负荷聚合+辅助服务”统筹运营、协同发展、综合收益最大化的新模式,为公司在能源革命新浪潮中培育新的增长引擎。

  这种创新绝非孤立试点。中国石化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布局充换电网络,截至2025年7月已建成充换电站1.1万座,覆盖370多座城市。这些站点不仅是补能设施,更是微型能源互联网枢纽:南京中和路加能站集成“源网荷储”微电网,配备V2G双向充电桩;浙江湖州鞍山充电站打造“光储充换”一体化示范,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广东深圳龙珠源加能站突破兆瓦级闪充技术,5分钟补能400公里。传统加油站正在蜕变为集充电、换电、储能、便利店、汽车服务于一体的“全能服务站”,成为虚拟电厂最理想的落地场景。

  更深层的变革发生在产业协同层面。中国石化先后与宁德时代签署共建1万座换电站协议,与万帮数字能源合资成立新能源公司,联合上汽集团等产业链伙伴推动换电标准制定。这种“朋友圈”式的生态构建,使虚拟电厂业务获得了稳定的资源供给和技术支撑。这样,中国石化将加油站网络打造成分布式能源聚合基座,连接上游发电企业、中游电网公司、下游用电客户,形成“能源共同体”。在合肥大众综合加能站,光伏板发的绿电优先供给充电桩,多余电量存入储能系统;当电网出现阻塞时,储能系统立即切换为调频模式;遇到极端天气,充电桩自动降低功率保障居民用电。这种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协同的模式,正是新型电力系统的理想形态。

  答:发展虚拟电厂业务,是江苏石油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和销售公司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战略部署的重要步骤。虚拟电厂是国家电力市场体制改革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在深化市场化机制和清洁能源导向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驱动,推动电力系统从发电-电网-用户的线性链条,向分布式能源、储能、负荷聚合商等多维主体互动的重要手段。我们的目标是以取得江苏省虚拟电厂资质为新起点,坚定不移做大做优电力市场化交易与负荷聚合新业务,以充电业务为基础,积极构建涵盖“充电运营、智能配电、负荷聚合、电网互动”的电能业务价值链,为公司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培育新的增长引擎。

  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将分散在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等分布式能源聚合和协调优化,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虚拟电厂可以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入能力和消纳能力,促进电力供应的绿色低碳转型,是符合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要的重要方式。其基本商业模式为,资源聚合商通过电力交易市场或辅助服务获得收益,再与上游的分布式资源所有者进行收益分成。

搜索